- · 《农业工程技术》刊物宗[05/29]
- · 《农业工程技术》征稿要[05/29]
- ·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方[05/29]
- · 《农业工程技术》收稿方[05/29]
- · 《农业工程技术》栏目设[05/29]
农业工程论文格式标准(农业工程论文题目)(6)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二)直报直评。任现职以来,达到下列条件标准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奖项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获市厅级一
(二)直报直评。任现职以来,达到下列条件标准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奖项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或获市厅级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或2次获县级科技一等奖前2名。
2.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1次。
3.其它做出突出贡献的业绩。
第四章 副高级职称能力、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第一节 能力条件标准
第二十三条 专业能力。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规程,能及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熟练掌握农业技术推广调查规划、监测评估等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可行性研究编报及实施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技术能力。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编制本工作领域的产业发展规划,或撰写已采用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项目报告、技术操作规程、试验检测报告和技术工作总结等。
(二)组织实施了县级及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技术推广、技术改造、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监测评估等工作,或作 为主要技术骨干连续参与上述工作5年以上。
(三)参与解决了3项以上本领域生产及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四)负责过基层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农业灾害防控技术指导、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五)近5年组织过全县本专业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和技术培训会等学术活动或本人在大会上发表价值较高的学术报告或专题演讲。
第二十五条 基础学习能力与实践经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中级职称满5年。
(二)大学专科毕业,在基层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任中级职称满5年。
(三)中专毕业,在基层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5年,任中级职称满5年。
第二十六条 胜任工作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必须在合格以上。其中,连续考核合格及其以上间断的,申报当年之前连续3个考核年度必须为合格及以上。任现职期间,有如下情形者,不得申报:
(一)纪检监察部门审查未结束或受处分在处分期内的。
(二)上年度评委会评审未通过,申报当年之前未取得新业绩的。
(三)申报当年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
第二 知识更新能力。任现职以来,完成《甘肃省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的年度学习任务。
第二十八条 学术水平能力。论文不作要求,可用参与撰写并被采用的调研报告、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项目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试验检测报告、技术工作总结和技术创新成果等作为答辩材料。
第二十九条 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帮扶基层经历要求,按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第二节 正常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
第三十条 基层正常晋升高级职称,采用评委会评审认定和评委会考核认定2种。
(一)评委会评审认定。任中级职称以来,达到下列条件标准3项(甘南、临夏州属单位达到4项),其中1-6项至少达到1项。
1.获县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前3名)。
2.主持(前2名)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经推广转化近3年累计新增效益500万元或上缴利税20万元;或完成(前5名)上述科技成果近3年累计新增效益1000万元或新增利税50万元。
3.主持(前2名)引进推广示范的科技成果近3年累计新增效益1000万元或上缴利税50万元,或新增推广种植大田10万亩(种草1万亩)或日光温室(棚)500亩,或新增养殖畜禽5万个羊单位,或新增推广生产饲草饲料10万吨;或完成(前5名)引进推广示范的科技成果近3年累计新增效益2000万元或上缴利税100万元,或新增推广种植大田15万亩(种草1.5万亩)或日光温棚800亩,或新增养殖畜禽8万个羊单位,或新增推广生产饲草饲料15万吨。
4.主持(前2名)完成县级及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科技推广、技术改造、保护利用、调查规划、监测评估等工作1项,经验收评估或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5.指导500名以上农民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使用新科技成果,或牵头组织农业实用技术现场会、培训班等20场次以上,或指导5个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近5年收益(集体经济收入)连续递增均在3%以上。
6.防疫动物累计5万个羊单位,或人工改良家畜1万个羊单位,或防控农田及草原病虫鼠害20万亩,或提交、发布动植物监测 报告(不含简报)20条,或推广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5万吨,或指导打造“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3个。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nygczz.cn/zonghexinwen/2022/1209/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