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农业银行绵阳平武县支行第一书记张段平:为村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书记,歇一脚,喝了凉茶,再上场!”盛夏已至,烈日当头,在四川省平武县豆叩羌族乡平沟村,伴随着阵阵车轮鸣笛声,当地的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山货,到处都是摇箱割蜜、扎捆

“张书记,歇一脚,喝了凉茶,再上场!”盛夏已至,烈日当头,在四川省平武县豆叩羌族乡平沟村,伴随着阵阵车轮鸣笛声,当地的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山货,到处都是摇箱割蜜、扎捆药材、搬运货物的人流。人群中,一个壮实的身影穿梭其中、忙前忙后,招呼买主,登记入货……他就是农业银行绵阳平武县支行派驻平沟村第一书记张段平。

2016年9月,农行平武支行选派张段平到平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一名金融业工作者到贫困村第一书记,他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把农行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和过硬的工作作作风倾注于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兢兢业业、克难奋进,积极为平沟村脱贫致富奔走。截至目前,平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80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

山高路远聚人心

党建引领凝聚脱贫攻坚新合力

平沟村距离平武县城50多公里,曾经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对于这里的老百姓来说,“脱贫致富”是一个遥远的梦。“说实话,刚到平沟村的时候,这里的群众脱贫积极性并不高。”回忆起初到平沟村的场景,张段平至今记忆深刻,“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难’,难并不在山高路远、条件艰苦,难在人心不齐、缺乏精神旗帜。”

在张段平看来,驻村扶贫就像行军打仗,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平沟村的党员干部作为脱贫中坚力量,更应该在思想觉悟上对脱贫攻坚和党的方针政策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有大家认识统一了,才能真正做到团结一致,攻坚克难。

张段平积极向支行党委和市分行党委汇报相关情况,争取特殊党费和专项经费为村委会安装了LED、投影电视,建立了科普阅览室,配备了工作电脑和打印机,并在村委会周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5盏,依托这些硬件设施,组织平沟村党员干部上党课,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开展农民夜校、普及相关农业产业技术、宣讲脱贫政策,坚定老百姓的脱贫信心,并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新党员,为平沟村党员干部注入新“血液”,充实党群力量。

通过党建引领,平沟村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更加积极主动,脱贫工作的思路也打开了。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出谋献策,不仅理清了脱贫摘帽的思路,还在各项工作考核工作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用活政策补短板

“水路”两通村民过上了舒心日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在平沟村的林间小道上,蓝天白云下相邻四条沟水从山脚下潺潺流过,仿佛奏响了自然和谐的交响乐;绿树丛中掩映的村舍小院错落有致;村道小路、家家房前屋后干干净净……随意走进村子一处院落,都好似走进了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卷。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别看现在这般’岁月静好’,几年前平沟村的条件一个’苦’字难道尽!”张段平告诉记者,2014年前的平沟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群众生产条件、居住条件差,饮水十分困难。由于没有通村入户的道路,当地的运输方式还停留在肩挑背扛、骡马托运的阶段,老百姓常常摸黑出门、摸黑归,“两头不见天”。

上任“第一书记”后,张段平与村“两委”借助政策优势,以推动贫困户“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贫困村摘帽“一低五有”、“四好村”建设等契机,动员全村群众实施农房“四改两建”工作,帮助老百姓完成住房、厨房、卫生间、圈舍等项目改造,提升群众住房水平,平沟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

张段平先后协调争取项目资金600万余元硬化了通村入户道路15公里,修建桥梁3座,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还争取资金新增村民饮水工程3处,满足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土货出山荷包鼓

多管齐下金融活水育出特色产业

基础设施的完善,很大程度带给了村民们生活上的便利,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平沟村就缺少发展的动力支持,就没有自我“造血”能力。“作为一名金融业工作者,我深知‘发展产业是户脱贫、村摘帽的根本举措’这句话的道理,没有产业支持的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张段平告诉记者,平沟村和平武县绝大多数村庄一样,精壮的年轻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了,常年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儿童,要依托这部分人发展高端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帮助平沟村找到合适的产业,他常常寝食难安。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nygczz.cn/zonghexinwen/2020/0722/412.html



上一篇:i东营·来自重点工程项目一线的报道|中科益虫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 |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版面费 | 农业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农业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工程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